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22的文章

牧養材料01第一題人生的奧祕

圖片
  簡體版  , pdf 享受神牧養 1-01 人生的意義 第一題人生的奧祕 羅 9:23 且要在那些蒙憐憫、早豫備得榮耀的器皿上,彰顯祂榮耀的豐富。 羅 10:9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,心裏信神叫祂從死人中復活,就必得救。 神的計劃 神有一個計劃,這個計劃與人發生極大的關係,( 弗一5 ,)這個計劃聖經稱作神的經綸。( 三 9 ~11。)神的經綸就是神對人全盤的計劃。它解釋人的來源、終局與生存意義。 人被造是為盛裝神 您被造不是為盛裝食物在肚腹裏,也不是為盛裝學問在頭腦裏,乃是為盛裝神在您的靈裏。( 羅九 23 ~24, 弗五18 。) 罪進入人裏面,叫人墮落 罪叫人的靈死亡,( 二 1 ,)叫人的心思背叛,( 西一21 ,)叫人的身體犯罪。( 羅六 12 。)雖然人自古想盡一切方法,要脫離犯罪,但人不能救自己。 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,完成救贖的工作 祂作為神的羔羊而死,除去世人的罪;( 約一 29 ;)作為銅蛇而死,毀壞古蛇—撒但;( 三 14 ;)作為一粒麥子而死,釋放神聖的生命。( 十二 24 。) 神的分賜為使人重生 神『成了』肉體,降生為人,稱為耶穌。『話成了肉體,支搭帳幕在我們中間。』( 一 14 。)主『成了』那靈,從死復活,成為賜生命的靈。『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。』( 林前十五 45 下。)這個靈既是『賜生命的靈』,就帶著生命,把神分賜到相信祂的人裏面。 現在你該作什麼? 一 心歸向神—悔改 悔改乃是『心思轉變』。 『你們要悔改,因為諸天的國已經臨近了。』( 太四 17 。) 二 相信—接受 相信就是接受。 『凡接受祂的,就是信入祂名的人,祂就賜他們權柄,成為神的兒女。』( 約一 12 。) 三 承認—求告 『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,心裏信神叫祂從死人中復活,就必得救。』( 羅十 9 。) 四 受浸—見證 受浸是在人面前作見證。所有相信的人都應該受浸,好叫他們不但在神面前得救,也能在人面前得救。藉著受浸,神把我們從撒但的國度,遷到神的國度裏。主耶穌說,『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,人若不是從水和靈生的,就不能進神的國。』( 約三 5 。) 現在請你禱告: 『主耶穌阿!我是一個罪人,我需要你。求你進到我的靈裏,除去我的罪,充滿我,叫我得有神的生命。我現在接受你作我的救主和生命。我把自己奉獻給你。奉主的名求,阿們!』 參讀: 人生的奧祕pdf 。 短篇餧養系列:

初信成全系列(10) - 呼求主名和禱讀主話

 初信成全系列(十) - 呼求主名和禱讀主話 詩歌: 65首; 210首 ;56首;補充本25首;231首 經節: 創四 26;哀三55;羅十 12 下,13;提後二22;約六63;弗六 17-18 聚會示範用: 祂對一切呼求祂的人是豐富的,因為“凡呼求主名的,就必得救。”(羅十12 下-13) 主耶和華如此說:我要加增以色列家的人數,多如羊群·它們必為這事向我求問,我要給他們成就(結三六37) 壹、呼求主名 一、呼求主名的需要 (一)人墮落犯罪離開神,其結果帶進人生的虚空、生命的脆弱,可由兩個特別有意義 的名字得知:「亞伯(亞當的第二個兒子,意義為「虛空)(創四2);「以挪士」 (亞當的孫子,塞特的兒子,意義為「脆弱、必死的人」)(創四 26)。 (二)由以挪士開始,那時人纔呼求耶和華的名。當我們看見人生中沒有神就虛空,缺 少神就脆弱必死時,就不信靠自己,不敢自以為是,而需要呼求主的名。 (三)神是靈,人有靈,人憑著靈可以接觸神,並且二靈能調和成為一靈。藉著呼求主 名操練靈,使人這虛空的器皿盛裝並充滿神。(約四 24,林前六17) 二、「呼求主名」的意義-向主呼喊 (一)「呼求」是禱告的一種方式,因為那是我們禱告中的一部分,但呼求不僅是禱告。 1、希伯來文「呼求」的意思是「向…呼喊」(call out to),「向…呼叫」(to  cry unto),就是呼喊。 2、希臘文「呼求」的意思是「向人懇求」(to invoke a person),「呼叫人的 名字」(to call a person by name),就是用聽得見的聲音呼叫一個人的名 字。 (二)「呼求主名」的意思是向主呼喊:「哦,主耶穌!」。 1、也就是用人聽得見的聲音向主呼喊。「哦」就是呼出消極的事物,就如罪污、 愁苦、鞭弱、病勢、壓力…;「主耶穌」就是吸入主自己。藉此經歷屬靈的呼 吸。(哀三55~56,參:詩歌210首) 2、主的名,就是主的人位,乃是包羅萬有複合的靈。基督迷人的名,複合著神、 人、他的死、死的功效、祂的復活以及復活的大能。(歌一3,林前十五45下) (三)呼求主名就是用靈禱告,是我們屬靈的深呼吸。(帖前五 16~19) 1、呼求主名乃是享受主的路。(羅十12下~13) 2、我們需要操練靈,建立呼求主名的生活。天天呼求主名,在靈中生活行動。(提 後二22) 三、呼求主名的歷史 (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