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519台北市召會北投大區姊妹成全訓練


第四篇 要有受教的耳朵(二)會聽人的話 
【經節】 
1、倘若奴僕明說,我愛我的主人和我的妻子兒女,不願意自由出去;他的主人就要帶他到審判官那裏,又要帶他到門或門框那裏,用錐子穿他的耳朵,他就永遠服事主人。(出二一 5-6) 
2、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,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。主每早晨喚醒我;祂喚醒我的耳朵,使我能聽,像受教者一樣。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;我並沒有違背,也沒有退後。(賽五十 4-5) 
3、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他們的會堂裡施教,傳揚國度的福音,並醫治百姓各樣的疾病,和各種的症候。祂看見群眾,就對他們動了慈心,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樣。(太九 35-36) 
4、然而屬魂的人不領受神的靈的事,因他以這些事為愚拙,並且他不能明白,因為這些事是憑靈看透的。惟有屬靈的人看透萬事,卻沒有一人看透他。(林前二 14-15) 
5、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,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,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。(林後一 4) 
6、不先聽完就回答的,便是他的愚妄和羞辱。(箴十八 13) 
7、我親愛的弟兄們,這是你們所知道的,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,慢慢的說,慢慢的動怒。(雅一19) 

【綱要】 
壹、前言 
一、要認真聽神的話,才能夠明白神的心意,享有神的同在並正確的代表神。神的心意是我們服事的方向,神的同在是我們服事的本錢。 

二、除了認識神的心,還要學習認識人,瞭解人心裡的故事。其中最需要的操練,就是「傾聽」。人願意把他心裡的故事說出來是因為遇見肯傾聽的人,並且是能「聽懂」的人。 

三、我們需要在神面前操練、培養並養成一種習慣,就是能坐下來聽別人說話,並且聽了能懂。這需要神的憐憫,使我們在復活裡長出新的性格。 

貳、聽懂人的話才能服事人 
一、要聽懂人講出來的話 
(一) 你在神面前必須是一個安靜的人,像一張白紙一樣,沒有成見、沒有主觀、沒有偏向。你裡面沒有定規、也沒有審判,把自己擺在一個完全安靜的情形裡。 
(二) 我們去服事人,如果連話也不會聽,怎能幫助人呢?不會聽話,就不能作「知心」的人,連作朋友的資格都沒有。傾聽並聽懂人的話,會決定別人向我們「開門」或「關門」。 
(三) 接觸人時,千萬不要一直說個不停像放鞭炮一樣。能坐下來聽,並且能夠聽得懂,這是我們需要培養的習慣。這個習慣也是一種本領或能力,使你能應付別人的需要。 

二、要聽懂人所沒有講出來的話 
(一) 有些人跟你說話常常只說一半,還有一半沒說。有可能是被你打斷了,他不想再說;也有可能是你聽不懂他所說的,他覺得是在「對牛彈琴」,你不是一個值得信託的人,他也不想再說。 
(二) 還有些人是他的防禦心太強,對於沒把握的人,他的話只說一半。如果你的學習不夠,你就聽不出人所沒有說的話。 
(三) 有時候,人把不重要的話說了,要緊的話卻沒說。如果你在神面前有對付、有學習,你就能夠聽出他所沒說出來的話,完整的領會他的意思,給人根本的幫助。 

三、要聽懂人靈裡的話 
(一) 口開、心開、靈就開。當一個人開口說話的時候,他的靈也會說話。他肯對你說話,你就有機會摸他的靈,這就是靈裡的話。 
(二) 一個人的靈出來,就會把他魂裡的情形(喜樂、憂傷、憤怒、沮喪、嫉妒、彎曲、驕傲、貪婪、…)帶出來。人的口和靈不一定是一致的,許多人口說這個話,靈裡面卻是另一種情形。但他的口不能隱藏他的靈,他的靈總是會出來,當他的靈出來,你就知道他裏頭的故事。 
(三) 一個神所託付的人,神所能用的人,都有一個本領,就是你對他一講話,他就知道你說甚麼。如果沒這個本領,就不能醫治別人屬靈的疾病,不能給人真實的幫助。 

參、不能聽懂話的難處 
一、太主觀 
(一) 不能聽懂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主觀,就是他先有自己的看法,先有主觀的意見,而且意見很牢固成為定見或是成見。這就好像有些醫生,他沒等病患說完他的病情,處方箋已經開好了,他開的藥到底能不能服用?這會令人存疑 ! 
(二) 太主觀就是裡面太滿,自以為是,對自己太有把握。別人來找他,他老早就定規好要說什麼話,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,接收不到別人的意見和感覺。 
(三) 我們要對主說「主阿,讓我與人接觸的時候,沒有成見也沒有定規。」我們要在神面前學習不主觀,仔細的聽,一樣一樣的在那裏摸、在那裏聽,聽出這個人的難處到底在那裡。 
二、思想忙亂 
(一) 有些人腦子充滿了各種思想,他的頭腦是晝夜川流不息的在那裏轉,非常忙亂。他只能想他所想的,不能接受別人所想的。 
(二) 如果要聽人的話,我們的思想必須受對付,使我們能安靜下來聽。要學習知道別人所說的,學習懂得別人話語裡面的意思。 

三、沒有同理心 
(一) 要聽懂話,還有一個基本的需要,就是聽的時候,要有那一個人的感覺。要感覺別人所感覺的,就是要有同理心。要會與人表同情,也會與人同歡樂;還要在你的言談舉止中表達出來,才能得著別人的心。 
(二) 所有在感覺上沒有受過對付的人,都不能覺得別人所覺得的。這種對付與我們在各種環境中受苦有關,苦難成為我們服事人的本錢。(誰苦受的最深,最有可以給人…;誰傷自己最狠,最能擦人淚痕…大本詩歌 465 首) 
(三) 我們為著主的緣故作奴僕去服事人,我們把時間給人,把力量給人,還要把我們的感覺給人。希伯來書第四章 15 節「因我們並非有一位不能同情我們軟弱的大祭司,祂乃是在各方面受過試誘,與我們一樣,只是沒有罪。」主耶穌是能夠與我們表同情的大祭司,所以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祂面前。 

肆、屬靈的醫生 
一、在這繁忙又競爭的大環境,人裡面累積了許多壓力、苦水;在這人情日益淡薄的時代,找不到合適宣洩的對象和管道,導致身心俱疲。 

二、放眼周遭的環境,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很多。主耶穌說「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,有病的人纔用得著;我來本不是召義人,乃是召罪人悔改。」(路五 31-32)我們的主是來作醫生,拯救罪人;我們這班跟隨祂的人,也要學習作「小」醫生,去幫助有需要的人。 

三、今天的醫生需要藉助許多儀器設備作為測量檢驗病人的工具,但今天我們是面對活的人,帶著活的難處,我們是要幫助他解決在神面前屬靈的難處。我們所有的工具就是我這個人,神要用我這個人來測量人;如果我這個人不行,就不能為神用。 

四、所以我這個儀器設備常常需要被「校正」,就是需要基督的十字架來對付我們,使我們蒙神憐憫叫我這個人不甘心作一個主觀的人,不喜歡作一個思想停不了的人,不願意作一個摸不著別人感覺的人。 
五、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,如果我們自己裡面不靈、不亮,根本摸不著別人裡面的情形,怎麼能幫助人呢? 

伍、聖經中的事例 
一、羅得與亞伯蘭分家(創十三 5-18) 
二、以利亞的被提與以利沙的跟隨(王下二 1-14) 
三、希西家王的顯揚與自私導致失敗(王下二十 12-19) 
四、外邦(迦南)婦人的信心(太十五 21-28) 
五、耶穌首次向門徒揭示祂的釘死與復活,彼得天然的反應 (太十六 21-27) 

陸、學習聽話的建議 
一、給他人時間,不要害怕靜默 
(一) 許多人在表達他的想法時,需要一點時間來思考並彙整。他們剛開始說話時可能只能表達一點點,還沒有表達完整的意思。我們要耐心聽,給他時間慢慢地說。 
(二) 約伯在遭受撒但攻擊之後,他的妻子對他說「你仍然持守你的純全麼?你咒詛神,死了罷。」約伯卻對她說「你說話像個愚頑的婦人。難道我們從神得福樂,不也受災禍麼?在這一切的事上,約伯並不以嘴脣犯罪。」(伯二 9-10) 
(三) 約伯的三個朋友以利法、比勒達、瑣法聽說有這一切災禍臨到他身上,「各人就從本處約會同來,為他悲傷,安慰他。他們遠遠的舉目觀看,認不出他來,就放聲大哭;各人撕裂外袍,把塵土向天揚起來,落在自己的頭上。他們七天七夜同他坐在地上;沒有人向他說一句話,因為見他極其痛苦。」(伯二 11-13) 
(四) 約伯的三個朋友說不出話來,因為他們不認識、不明白發生在約伯身上的事,目的是甚麼。不僅如此,連約伯本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。然而約伯的三個朋友實在是「夠朋友」,他們從遠方來,為他悲傷,安慰他,陪他哭,撕裂外袍,揚起塵土在自己頭上,七天七夜同他坐在地上。 
(五) 後來他們陪同約伯說了一段很長的糊塗話,雖然這些話很天然,但他們對約伯的愛是不容置疑的。 

二、集中注意力傾聽 
(一) 我們思考的速度比別人說話的速度快。要沉住氣,不要冒然下結論,也不要在他人說話時就先想著自己該說什麼(見箴言十八 13),而是懷著真心想了解的態度去傾聽。你會作出更好的回答,因為這樣的回應能讓人感受到更多的體恤和諒解。 
(二) 集中注意力是包括你的眼神和態度,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和尊重。這是他向你敞開的關鍵步驟! 

三、釐清對方的意思 
(一) 不要害怕提出問題來釐清你不了解的事。釐清事情不但能減少誤解,也表示你很專注他說的話。 
(二) 許多人聽不懂別人的話,常是因為自以為是或聽不懂也不敢問。耶穌第二次揭示祂的死與復活,祂的門徒卻不明白又不敢問祂。(可九 30-32) 
四、回應你所聽到的 
(一) 用自己的話講述你剛剛聽到的事,以及你對他人的內心感受的瞭解。這會幫助他們知道你是否瞭解他們的意思,也讓他們有機會澄清。 
(二) 適時的回應或覆誦他所說的,這是尊重加上尊重。如果對方提出修正或澄清的意見,我們可以在表達歉意之後再次回應。如此就可以建立很好的互動關係。 
五、尋求共通點以達成共識 
(一) 在與人談話的過程中,你未必全然贊同他所說的,然而在你覺得可以對某些事表示贊同時,可以把你贊同的意見表達出來,不要讓人誤解你的感受。與人有所共識,有助於消除焦慮和防衛心。 
(二) 起初可能你與別人的交集只有一點點,但因著你獲得他的信任,你可以嘗試把你的觀點說出來。切記!不要辯駁,更不可以全盤推翻對方的想法。建立共識是要在信任的基礎上慢慢累積,是長時間相調出來的。 

柒、結語 
一、能聽話的耳朵是需要經過對付的(用錐子穿他的耳朵),凡沒有經過十字架對付的都是主觀的人,並且思想忙亂只活在自己的感覺裡,他在主手中沒有多少屬靈的用處。 

二、聽話也是要經過學習訓練,最好是要把自己交在比你老練的人手下受教,這種學習是要經過長時間的薰陶培養,使你能坐下來聽並且聽得懂。使它成為你的習慣,成為你的能力和本領。 

三、聽話準確了,才不會說錯話。許多人只注意自己的講話,而無視於他人的說話,甚至剝奪他人說話的權利,這是大錯!耳朵先受教,然後舌頭再受教,才知道如何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。 
(本篇主要參考主工人的性格第一篇-會聽別人的話)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24初信成全

召會新人手冊

初信與成全連結